| 代码 | 名称 | 当前价 | 涨跌幅 | 最高价 | 最低价 | 成交量(万) |
|---|
软银集团创始人孙正义的两个决定,最近在美国资本市场引发不少讨论。
11月11日 ,软银集团发布最新财报披露,公司已于10月份出售所持全部英伟达股份,套现58.3亿美元 。软银方面解释称 ,此举并非看衰英伟达的长期前景,而是基于资产的战略性配置需要。消息发布当天引发美国科技股的剧烈波动,美股开盘后市场抛售情绪迅速蔓延 ,包括英伟达等在内的多家科技公司股价明显下挫。
然而,比起清仓英伟达,不少投资者更关注软银的另一个决定——大手笔投资OpenAI 。软银集团在财报说明会上透露,将在12月对OpenAI追加225亿美元投资。有分析师指出 ,软银急于套现英伟达股份,目的正是为这笔大额投资筹资。
在许多市场人士眼中,软银清仓英伟达、投资OpenAI的举动 ,风险极大 。已有多位行业专家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作为掀起全球人工智能(AI)投资热潮的创业公司,OpenAI名气虽响但前景不明,一旦企业表现与市场预期背离 ,很有可能成为引爆美国资本市场和AI产业的“定时炸弹 ”。
2022年11月,OpenAI发布大语言模型ChatGPT,以全新交互方式展现了AI技术的巨大潜力 ,重塑了人们对AI产业的想象,并引发全球AI投资热潮。美国科技分析师斯科特·加洛韦表示,过去两年多 ,美国股市整体涨幅中约80%来自人工智能板块所作的贡献。
随着OpenAI不断推出新的大模型,全球科技巨头竞相押注 。短短3年时间里,这家原本默默无闻的企业,估值飙升至5000亿美元以上 ,市场影响力也比肩科技巨头。
如果只看OpenAI发布的大模型性能表现,对其进行投资似乎无可厚非。然而,OpenAI激进的发展战略与合作模式 ,却让越来越多投资者心生疑虑 。
今年9月,英伟达与OpenAI宣布,计划通过战略合作部署一个规模至少达10吉瓦的AI数据中心。依据协议 ,英伟达承诺向OpenAI分期投资1000亿美元,并获得相应股权回报。当双方正式签署采购协议后,英伟达将支付首批100亿美元投资 ,OpenAI则用现金从英伟达采购芯片 。
除了英伟达,OpenAI与甲骨文 、AMD、博通等企业的合作模式也高度类似:科技巨头向OpenAI提供投资或融资担保,OpenAI再以所筹资金回购这些公司的产品或服务。
表面上看 ,合作各方各取所需——OpenAI获得资金与算力,科技巨头获得股权、订单与增长预期。但许多投资者对这种“循环融资”模式十分警惕 。毕竟,账面数字最终还是要落地的,需要AI带来的生产力和商业回报快速提升 ,以匹配市场预期。但这个链条非常脆弱,且受制于大量不可控因素,充满了不确定性。
殷鉴不远 。2000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前 ,美国各大电信企业基于对未来流量的乐观预期,疯狂铺设光纤和基站,不断举债扩张。为维持收入增长 ,一些设备商也曾向客户提供资金,用于购买自家设备。结果市场需求增速未达预期,不少基础设备沦为垃圾资产 ,许多企业因此背上沉重坏账,最终以破产收场。
面对质疑,OpenAI首席执行官阿尔特曼多次给出回应 。他先是宣称 ,实现盈利“并非他最优先考虑的十大问题之一”,OpenAI当前聚焦于规模扩张而非短期财务回报,高额投入是为下一次技术革命打牢基础。他此后又表示,OpenAI的变现能力超出市场预期 ,今年收入将超过200亿美元,并将在2030年增长至数千亿美元。
但只要翻开OpenAI的账本,投资者就很难安心 。《华尔街日报》根据微软财报和OpenAI持股比例计算出的结果显示 ,OpenAI单季度亏损可能超过120亿美元。按照这一数字,哪怕OpenAI年营收真能超过200亿美元,也抹不平半年的亏损额。
面对严峻的财务挑战 ,OpenAI对外承诺的算力投资规模却已高达1万亿美元 。要匹配如此庞大的投资规模,OpenAI必须以惊人的速度实现商业回报。必须看到的是,虽然长期潜力值得期待 ,AI应用要实现快速增长并实现规模巨大的商业回报,绝非一片坦途。这不是一家或几家科技公司的产品和技术所能决定的,还会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 。因此 ,在市场充满太多未知的情况下,阿尔特曼所说的到2030年实现数千亿美元营收,与其说是远景目标,不如说更像是在“画大饼 ”。
更进一步看 ,在AI应用领域,最终的赢家一定是OpenAI吗?暂时的领先绝非永远的领先,一旦OpenAI发展遭遇波折 ,在市场竞争中失利,科技巨头们与其高度利益绑定的关系将瞬间转化为束缚,导致企业乃至整个AI产业遭受重创。
海港全球证券分析师杰伊·戈德堡指出 ,OpenAI与科技巨头之间的合作,本质上是在透支未来需求,一旦市场周期反转 ,下行风险将成倍放大 。斯科特·加洛韦也表示:“如果OpenAI发展遭遇挫折,市场下滑的剧烈程度,将让投资者无处可藏。”
斯科特·加洛韦的表态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投资者的提醒。一直以来 ,市场上都存在一种观点,认为科技巨头财力雄厚,就算投资OpenAI失败,也不至于伤筋动骨。但现实恐怕不会如此乐观 。OpenAI庞大的融资规模已经对众多科技巨头的业绩预期和产能规划产生显著影响。例如 ,OpenAI与英伟达的合作协议如能全面落地,规模约等于英伟达今年上半年的营收。英伟达及其他科技公司的股价表现,在很大程度上计算了这一预期 。
还要看到 ,本轮AI投资潮已经让许多美国科技公司的现金流承受巨大压力。为缓解资金压力,科技巨头们已经普遍开始大规模发行债券。数据显示,仅今年9月和10月 ,美国科技公司就发行了750亿美元的债券,全年更将突破2000亿美元 。原本财务稳健 、现金流充沛的科技巨头们,正在短期内快速叠加债务杠杆。一旦投资回报不及预期 ,高杠杆将形成反噬。
如今,此类担忧已经越来越引起专业机构的警惕 。甲骨文今年9月披露,正启动180亿美元投资级债券发行。11月 ,巴克莱银行下调了甲骨文的债务评级,并警告称“甲骨文为履行其AI合同而进行的资本支出,已超出其自由现金流所能支撑的范围,迫使其依赖外部融资”。即便资本支出不再增加 ,甲骨文的现金储备也可能在2026年11月前耗尽 。
另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是,近年来孙正义的投资眼光也饱受诟病:投资联合办公创业公司WeWork,最终以损失上百亿美元和被投企业破产告终;在2019年卖出英伟达股票 ,导致错过1500亿美元收益,亲手放飞了“到手的鸭子 ”。这一次,孙正义清仓英伟达、重押OpenAI ,会不会又是一次重大误判?
没有人能透视未来,但是风险已经大到不容忽视。
专业炒股配资门户:南京网上配资-美联储重磅发布!最新调查报告出炉 通胀预期突变
配资专业在线炒股配资:网上配资门户-鲍威尔讲稿全文:风险平衡正在转变 开始重视就业风险
网上配资炒股:配资专业炒股配资门户-沃尔沃汽车股价暴涨40%!一份财报意外引爆!
正规在线炒股配资知识门户:配资专业网上炒股-7月收官!A股超3600股上涨 创指领涨全球
配资网上炒股平台:专业炒股配资门户-重磅国产GLP-1减重药玛仕度肽获批上市
专业炒股配资门户:南京网上配资-AI+“苏超”!江苏苏州拟征集“人工智能+”技术 助力备战省城市足球联赛
网上平台配资:炒股配资平台股票配资门户-高瓴、正心谷出手!“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再现科创板!
正规在线炒股配资知识门户:配资专业网上配资开户-公募最新十大重仓股:前三大重仓股宁德、茅台、腾讯均被减持 银行、券商被增持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